39歲內向女子白手興家 想跳槽又怕見工?「I人」專用3招升職加薪秘訣

Career News By 黃正軒 Published on 30/11/2024

39歲內向女子白手興家 想跳槽又怕見工?「I人」專用3招升職加薪秘訣

 39歲內向女子白手興家 想跳槽又怕見工?「I人」專用3招升職加薪秘訣

俗語說「魚不過塘不肥」,很多打工仔都想爭取跳槽升職加薪;但偏偏不少屬「I人」性格內向、不善溝通和交際應酬,更害怕見工,可能連首輪面試也過不了關,最終「回塘」。


美國理財顧問品牌Crush Your Money Goals創辦人Bernadette Joy在自立門戶前,曾做了約十年HR,跟數百名求職者進行過面試。

她發現,女性求職者在見工時往往對於自身技能和成就難以啟齒。身為一個內向者,她自己也有類似經歷。

不過Bernadette Joy後來明白,無論是爭取加人工,抑或尋找優秀的拍檔或接副業生意,讓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的最佳做法是︰

以忠於自己的誠實方式,輕鬆分享你擅長做的事情。 

隨着Joy發展理財教練業務,她的入息增加不少,在透過LinkedIn接Job的過程中,逐漸也養成了三個網上搵工習慣,充分發揮她「I人」的優勢,積累財富並邁向成功。 


  • 網上求職招數):LinkedIn風格要高調

如果現實見工怕羞,不善辭令,網上自我介紹就要大膽主動,踴躍表達意見。Bernadette Joy形容,她在求職招聘社交平台LinkedIn上「很大聲」。

如果求職者想進行薪酬談判,爭取在新職位加人工,她認為要在LinkedIn上勤加記錄並大肆分享自己已取得的工作成就,而不單止是談論你認為將來可以帶來的成果。

LinkedIn是記錄你的成就的完美場所,因為它是公開的;而你的履歷和績效評估是私人的。 

有見及此,Joy養成了每季更新LinkedIn個人資料的習慣︰

  • 根據最近成就更改標題和摘要部份; 
  • 分享自認為最能展現專業知識的內容; 
  • 向滿意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尋求推薦好評

更新LinkedIn頁面可以向潛在僱主發出明確訊號,表明你並不抗拒與他們分享資訊。 


  • 網上求職招數)︰讓別人去「歌頌」你

Bernadette Joy說的是LinkedIn的發布推薦功能,簡單講就像一名員工離職前,邀請前僱主寫介紹信或推薦書,用於申請下一份職位。

一個真實的人花時間積極、公開地描述你,會讓你感覺更可信。 

Joy表示,她的LinkedIn個人資料頁面上累積了超過15個推薦,為她帶來原本無法獲得的商機。因為是由其他人來評價你有何優點,對外宣揚你工作幹練、能力高。從策略角度看,你不必hard sell自己,亦有舊客主動讚你,便顯得更公道。

Joy強調,不要等到需要某些事情發生(例如談判加人工)時才臨時抱佛腳,翻箱倒篋從工作履歷找出你最好一面,「全年持續這樣做(尋求推薦好評),你會感覺更舒服。」 


  • 網上求職招數):整理一套屬於你的Q&A

很多內向者自覺口齒欠伶俐,都怕在傾談中成為「話題終結者」。即使未至於中斷對談,他們亦覺得長時間向人說話、講解事情非常消耗「社交能量」。

所以,很多「I人」或者會整理出一套自我介紹的問答,好讓未來客戶和合作夥伴先行了解自己的背景、技能和長處。

Bernadette Joy早於2016年,就開始償還其7.2萬美元(約56萬港元)的學生貸款。她當時開始在Instagram上載貼在雪櫃門上的便籤照片,記錄自己每月的還款進度。不到一年後,雪櫃門上的金額歸零,Joy支付了最後一期款項。 

一年內還清學生貸款,對於不少美國人來講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,很多人的學生債務甚至拖到中年甚至臨近退休前仍未清還,幾乎就像供樓。所以Bernadette Joy這項理財成就是非同凡響,亦吸引很多坐在同一條船的學貸債仔熱烈回應交流。

他們想親自會見Joy,了解她如此迅速地還清學貸的方法。結果,她參加多次咖啡約會,即使她本身是不飲咖啡的。

我開始自覺像一張跳線唱片,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同一個故事...

如此一來,Joy成為了一位貨真價實的KOL、甚至是半個財務顧問了。雖然她非常感謝社群的關照,「但內向的我,卻因為參加了這麼多會議而感到疲憊不堪。」


頻見網民做輔導太傷神

理財心得演變為播客節目

Bernadette Joy對丈夫AJ開玩笑稱,有一日會記錄對同一問題的回答,而不是去參加這些對她來講非常「燒腦」的會面,只會把錄音發給網友。

結果對方回答:「你知道這叫做播客,對吧?」拜AJ獻計,Joy在2018年認真記錄了自己學生貸款償還技巧,成為了理財節目「Crush Your Money Goals」開播的契機。然後,Crush Your Money Goals又從節目進化成一個品牌。


編製萬用Q&A作教學

在職場上一勞永逸

Bernadette Joy都明白,未必人人都想從事內容創作者;但用影音等格式整理出一套Q&A備用的做法,仍在很多情景下普遍適用。尤其是在職場,這樣做能夠改善辦公程序,使之更流暢有效率。

其中一些措施包括︰

  • 為新員工或客戶提供「入門用家指南」,交代自身辦公方式,降低其他人「追蹤」自己的需要;
  • 為小組presentation錄音錄影,然後撰寫要點摘要,提供予未來的團隊成員作參考;
  • 為最常見的客戶詢問建立電郵範本;
  • 整理自己的工作常見問題Q&A,提供予客戶或團隊成員,不必與他們會面。

對於那些經常發現自己要不斷重複同一番說話,或參加無用會議而疲憊不堪的「I人」同伴,她的最佳建議是︰研究一下如何創作內容,來取代你親自到場招待客戶的必要性。

節約能源,同時創造價值。在某程度上,這就像一種被動收入策略。一開始做落,就可以長期受用。


Article By hket

https://wealth.hket.com/article/3864347?r=cpstni